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军费)

扫码手机浏览

本文目录一览:

2020年税收收入超13万亿元,减税降费多少?

“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

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

2020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达20924亿元。

2020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全年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KPI成绩单已公布,政府完成了哪些目标?

关于这个问题,大概在几天前,《人民日报》就已经总结了政府工作报告KPI的报告,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成绩单目前共有九个,涵盖了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九个方面,这九个包括了:宏观经济,就业收入,能力减少,减税减费,扶贫,农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安全和民生消费。根据可靠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政府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值,城市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居民收入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目标,可以明确的说甚至超过了目标。

一、税收起征点目标

在收集这个消息时,很多人可能是不相信的,其次,还有人激动的流眼泪,许多网友表示非常的激动,纷纷称赞我们的祖国,更有网友留言说:我希望国家越来越富裕,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幸福更能美满,因为收到一些网民的期望,所以,在新的一年,政府也将为此而努力,其次,税收起征点也完成了:已增加5000元,首月大概可以减税316亿元左右。  

二、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目标 

在人口超过900万人的城镇中,政府创造新工作的目标也已经真正实现,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的目标也尽可能控制在2.5%左右,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城镇失业率跟城镇登记调查中的失业率也成功达到了政府估计的目标,大概在到2020年跟2021年的时候,可以完成超过3500万次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

三、减税减费的目标

在减税减费方面,这方面我长话短说,大概到2020年,我们中国新增减税减费大概将会超过5000亿元 ,特别是企业,他们的总负担将减少2.5万亿元以上,而两组数据可能会超出了既定目标,其次,企业宽带和专用线路成本的下降也超出了目标任务。 

一图读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图全读懂

内容来源自:中国政府网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 健康 发展。

这与去年有所不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读时表示:“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回归常态。其中,恢复设置GDP增速目标,但仅设置最低的底线目标(6%的增长水平与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基本相当),这与以往年份通常设置的区间目标和具体数值目标明显不同。在今年全球疫情进入‘下半场’、世界经济料将普遍大幅反弹的背景下,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8%至9%,因此达到这一底线目标的难度不大。” 并且在王青看来,总体上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疫情、经济 社会 发展态势的最新变化,在目标设定、政策部署方面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今年的工作重心是引导经济 社会 发展回归常态,并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着力深化结构性改革,力争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气象。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具体到货币政策上,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在这方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王青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转向把握好稳增长、防风险与控通胀之间的综合平衡。

他还表示,“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意味着今年货币投放量要小幅减速。“紧信用”下,今年M2和存量社融增速将比2020年低1至2个百分点,这是2021年货币政策“转弯”的一个体现。

王青还指出,在年初市场利率已普遍升至政策利率附近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意味着今年资金面出现趋势性收紧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市场利率将围绕政策利率宽幅波动,预计全年利率中枢与年初水平相比,不会出现大幅抬升,整体呈现“稳货币”特征。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

在财政政策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王青则认为,财政政策基调恢复为疫情前的“提质增效”,强调“更可持续”,意味着今年整体财政政策力度下调,主要目标是降低政府债务增速,稳定政府宏观杠杆率。

王青也表示,虽然今年赤字率比上年下调,但今年的财政政策力度仍然超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特别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降幅很小——部分原因或是为了弥补2021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出现的下降。这体现出今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同时也强调财政政策要通过加大减税降费的方式,继续为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抒困——2020年12月以来,制造业小企业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8.8%,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2021年2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8.3%,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内需有哪几项新举措?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农村的饿基本农居房。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即农村公路、电网、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建设。

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倾向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方面又倾向于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

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国家会进一步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入。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的同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湖等。

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创新结构,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

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保障灾民的生存发展,刺激灾区的相关产品需要,就业市场的发展,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工资水平,让居民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扩大内需。

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降低产品的价格,从而刺激需求。

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财税体制的改革,稳定股市和债券市场,稳定经济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什么时候出来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是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

每到年底,国务院会成立一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个小组以国务院研究室人员为班底,同时又邀请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参加;起草组在学习了中央精神、明确了总理的要求后便开始以不同方式展开调研,尽可能多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报告初稿。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1、一年内工作回顾

回顾并总结前一年的政府工作情况。汇报政府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然后再将政府工作分为几个大类(如经济、社会事业、劳动等),分别详细阐述工作举措和成绩。

2、当年工作任务

归纳当年政府各项工作,汇报这一年政府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首先提出一段纲要性的文字,说明当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然后再将政府工作分为几个大类(如经济、社会事业、劳动等),分别详细阐述将要施行的工作举措和工作计划。

3、政府自身建设

详细阐述对当年政府内部的政府职能、民主化建设、依法行政、政风建设等方面将要施行的工作举措和工作计划。

4、其他

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般还包括外交和国际形势方面的内容。每个“五年规划”开始之年,报告中还需包含过去五年的总结和今后五年的基本规划。部分政府工作报告后,对报告中出现的一些新名词或专有名词还附有“名词解释”。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政府工作报告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府网-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