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评不同专业的职称吗(不同专业的职称可以转吗)

扫码手机浏览

本文目录一览:

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可以是不同的专业么

不可以,职称评审为对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不可更改。

职称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为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为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扩展资料:

职称评审要求规定:

1、职称评审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2、评审标准实行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颁布各职称系列基本标准条件。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职称评审标准。

3、职称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至3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不少于25人,按专业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不少于11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称评审

职称可以评两个专业吗

一.政策规定及解读

政策规定:

专业技术人才可自主申报两个专业以上的职称,但同一年度不得同时申报两个专业职称

解读:

1、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可以申报两个不同专业的职称,如果条件满足的话甚至可以申报多个专业的职称。

2、同一年度不能同时评2种不同专业的职称。

评职称基本的要求无非就是以下几点:学历年限、社保、继续教育、论文、项目业绩材料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二.总结

国家明文规定,为了让人才更有丰富的能力和知识性是非常鼓励同一个人可以申报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的职称资格。只要个人有足够的能力,以及业务能力水平或者是满足这个专业的职称的资格的话,就完全可以同时申报两个不同专业的职称。

一般来说,评多个专业的职称难度最大的还是获取相关的项目业绩材料,也就是你从事过相关专业的证明。但是,真的有必要评多个职称吗?

虽说一个人可以评多个专业的职称,但是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毕竟参加多次评审很耗费精力,没有必要评多个职称。专注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到精通,那么比评多少个职称都要有用得多。

                                                           

而且在不同职称的行业之间,有些同级别的职称是可以直接晋升的。比如部分高校为加快学校发展,实行一些能够快速招揽人才的政策,会破例将一些有职业职称的人才或者一些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论文的学者,直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甚至是教授。

专业不对口能评职称吗

专业不对口能评职称。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非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不一致人员可申报职称。

一、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被聘在现岗位5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须提供佐证材料),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所在市(地)人社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可以申报相应的职称。

1.获得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市(地)级以上(含行业和行业协会)科研成果奖励人员;

2.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发明专利被开发转化,且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人员;

3.相应专业技术领域研究成果被采纳、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人员;

4.参与相应专业技术领域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人员。

二、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0年(含)以上并被聘在现岗位5年(含)以上、年龄46岁(含)以上,由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考核报告和“岗位任职合格证明”(详见附件)。

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所在市(地)人社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确已掌握现岗位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可以申报相应的职称。

三、在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系统进修学习本专业主要课程,由学校出具成绩合格证明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申报相应的职称。

扩展资料:

职称评审所需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两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业绩一栏要填写详细、具体。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专业论文要求:

⑴必须亲自撰写,不得抄袭。

⑵要结合本人工作和岗位实际。

⑶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业务工作总结要求:

⑴要把自己工作的经历写清楚。

⑵要把负责或参与的主要项目写清楚。

⑶要把发表的论文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奖励写清楚。

⑷字数不少于 1500 字。

4.交验毕业证、初级职称证原件。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7.一寸彩照6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两份。

凡不按上述要求备齐相关材料的,概不受理。

职称可评可考。一般而言,具备职称评定条件的人不用参加全国通考,可以直接评定职称,与考试获得的职称具有同等效力,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均与认可,并且可以将职称评定档案调入所在单位主管人事部门。

如果有的人不具备职称评定条件,又想获得职称,那就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了。所以说,职称可评可考,考评效力同等,全国各地通用。

一般而言,通过评定获得职称证书的人比通过考试获得职称证书的人更容易被社会认可与接受。因为评定职称的人有资格、有经验;而通过考试获得职称证书的人缺少资格、缺少经验。在当今社会,在能力重于学历,水平重于文凭的共识下,越来越多的人踊跃评定职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称评审

跨专业的职称评审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职称评审对人才们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在薪资待遇方面,职称级别越高,人才们享受的待遇就越好。但我们也知道,即使是大学毕业后工作也多半会与学校专业有所不同,那跨专业的职称评审现象也是存在的,且近年来偶有发生,那跨专业的职称评审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1、什么是跨专业的职称评审?

申报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专业对口可以算是一个基础条件,但现实中往往有各种原因,导致一些人需要申报专业不对口的职称,这些人就属于跨专业评职称。在实际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相同专业评职称、相近专业评职称和不同专业评职称,只有不同专业评职称才属于跨专业评职称,一般只要不是跨大类专业申报,都属于相同或相近专业评职称。

2、跨专业的职称评审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是本专业的评职称,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要求肯定是比较严格的。那具体的条件是怎么样的,是否有硬性的要求,接下来,余老师根据这个问题详细说说。

(1)工作年限在5年(含)以上并有经济效益者

有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本职工作5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报相应职称。有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市(地)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人员。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开发转化,且有显著经济效益者。相应专业技术领域研究成果被采纳、推广应用,并有显著经济效益者。参与相应专业技术领域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者。

(2)工作年限长达10年且有岗位合格证明者

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0年(含)以上并被聘在现岗位5年(含)以上、年龄46岁(含)以上,由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考核报告和岗位任职合格证明,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所在市(地)人社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确已掌握现岗位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可申报相应职称。

(3)本专业进修成绩合格人员

在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系统进修学习本专业主要课程,由学校出具成绩合格证明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申报相应职称。

(4)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合格人员

参加以往年度本省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培训成绩合格,可申报相应职称。

3、跨专业的职称评审怎么加分?

(1)首先,职称评审本身比较看重的是申报人员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只要申报人员足够优秀,并不会拘泥于某一条件不达标而不予以通过。破格录用的具体条件还是得看地区的具体文件,不过一般条件不会太低,不是一般人能达得到的。

(2)如果是跨专业评中级职称,可以从项目获奖、个人奖项、专利、考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等方面入手,这些都属于加分项,可以增加个人优势,提高通过率。

(3)如果是跨专业评高级职称,条件又得比中级职称评审高上一筹,可以依托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独撰部分10万字以上)等方式。

我的学历专业和职称申报的专业不一致,那我能参加职称评审吗?

相关专业可以直接参与评审,不同专业可以参与职称破格评审。

1、不是同一个专业,但是相关专业。例如,电子信息专业评审通信工程相关职称,这样就可以走正常的职称评审流程。

2、是完全不同的专业。例如,园林专业却想评审建筑类相关职称,那就可以通过职称破格评审。

破格申报中级工程师须符合下列四项条件中的两项: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请大家看清楚,是地级市以上,不是随便一个小期刊就可以的。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在研究、设计、管理的项目或产品、施工技术、工艺、质量等,经鉴定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或对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经地、市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审定,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

5、中专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或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取得助理级职称并从事助理级工作5年以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